頭像

遠程醫療“帝國” 的崛起與潰敗

2018-05-12

  

來源:財經雜誌    作者:張利  劉一鳴

來源:財經雜誌    作者:張利  劉一鳴

2018-05-12

  

導讀:年收入60億元的遠程視界,從崛起到潰敗僅五年時間,其資金鏈斷裂,始於擴張太快、經營不善、責權不清等管理弊病,背景則是基層醫療機構羸弱,通過遠程醫療難以提升診療水平並且盈利。


2018年4月,北京遠程視界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遠程視界”)債務危機爆發,100多名代理商赴京討債。這家年收入曾達60億元的工業獨角獸,如今背負的總債務高達幾十億元。


4月10日、4月14日、4月21日,遠程視界分別召開了代理商、融資租赁公司、地方醫院院長協商會,試圖解決他們的訴求——還錢。


在遠程視界官網上,其自我定位為“專科遠程醫療聯合體O2O平臺”。但一位前員工解釋說,其主要盈利模式就是做融資租赁。


2014年下半年,遠程視界引入融資租赁模式。由於大批量采購,遠程視界能以比市場價更低的價錢買進醫療設備,繼而以較高價錢銷售給融資租赁公司,後者聯合遠程視界以O2O平臺的優勢,在基層合作醫院中拓展融資租赁業務。


按照相關協議,醫院無需支付設備投資,只需負責供應融資租赁所需材料,由遠程視界擔保辦理,金融租赁保證金和手續費也由遠程視界替合作醫院支付,醫院則以每月項目收入中的25%歸還設備方融資租赁本息。還完本息後,則該設備和參與分配的項目收入設備方25%全部轉為醫院所得。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協議中說明:如按照參與分配的項目收入25%用於歸還設備方融資租赁本息,不足以完成還款計劃的,則要由遠程視界負責擔保,並按照還款計劃墊付不足部分。融資租赁所產生的經濟責任亦由遠程視界承擔。


“有專業人員負責運營,賠了錢還有人兜底”,這一盈利模式對於醫院來說具有吸引力,特別是財力和信用不足的地方小醫院合作意願高,融資額逐漸高漲,但對於承擔較多風險責任的遠程視界而言,則埋下了後續的運營壓力和債務危機。


(創意策劃/趙聰)


互聯網遠程醫療項目,本身營收羸弱,同時,越來越多的墊付回款讓遠程視界不堪重負,終致資金鏈斷裂。據遠程視界的數據,目前其累計為醫院墊付租金38.26億元,墊付保證金10億元。


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能查到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的倒下是在2017年10月,因對方逾期付款,浙江康安融資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康安融資公司”)將威縣中醫院、北京亞太聯盟醫院管理有限公司、遠程視界告上法院,遠程視界賬戶被封。之後,其他融資租赁公司起訴、代理商(遠程視界還大量擴展代理商負責開發合作醫院並進行項目詳細運營,代理商參與收益分成)上門要債、員工討薪、主管部門問詢等接踵而來。


“這半年,已經跌入到深渊。”遠程視界董事長韓春善對《財經》記者說。事件發酵至今,牽涉到900多家地方醫院、48家融資租赁公司、上千代理商、4000多原/現在職員工甚至物業公司的利益。


成立於2012年下半年,用五年時間築起的遠程醫療“帝國”如今四面楚歌,這種模式也被旁觀者懷疑為“龐氏騙局”。種種爭論集中於:導致遠程視界債臺高築的根本原因,是其擴張太快、經營不善、責權不清晰等管理弊病;還是模式本身就存在問題——基層醫院太薄弱,遠程醫療項目運營收入根本難以支撐昂貴的醫療設備?


從工業擴展角度看,遠程視界的經營模式是一個濃縮的樣本,折射出互聯網與醫療結合的困境。


越來越大的窟窿


融資租赁+遠程醫療模式,使遠程視界得以快速擴張,也積累起危機爆發的火藥桶。


遠程視界的O2O平臺模式就像一個組局者:面向縣市級醫療機構,其聯合大醫院專家供應技藝;在當地招募代理商開發地方合作醫院,負責項目詳細運營;“免費”向地方醫院投放設備。



初期,遠程視界直接投放設備,期望通過運營遠程醫療項目收回成本。韓春善說:“投放幾十家後,資金就跟不上了。如果單純靠代理費、會診費用,遠遠不能滿足擴展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韓春善找到融資租赁公司合作。


由於從代理商處,遠程視界收取的代理費表現出較好的現金流,它取得了融資租赁公司的信賴。一位醫療産業人士告訴《財經》記者,縣級代理商的代理費16萬元、市級68萬元、省級268萬元。不過,一位山東代理商卻給出了另一種計算方法,100萬人以下的縣代理費15萬元左右,達100萬人代理費19.8萬元,人口多的縣代理費23.8萬元。“全憑代理商的一張嘴。”上述山東代理商說。


2014年下半年,遠程視界大範圍啟動融資租赁模式。基層醫院收入有限,且財政補貼緊張,再加上原衛計委明文禁止公立醫院舉債新建醫院或購買大型醫用設備,地縣級醫院成為了融資租赁公司的重點顧客。


對於遠程視界、地方醫院、融資租赁公司三方合作的模式,上述醫療産業人士分析,該模式有兩個“優點”:一是可以把遠程模式套進去;二是規避招標,“設備所有權在租赁公司就算是打了個擦邊球,跳過招標”。


三方共有三個協議約定:首先,融資租赁公司與地方合作醫院簽署租赁協議,同意將設備租赁給醫院;然後,租赁公司跟遠程視界簽署設備采購協議,采購設備清單由上述合作醫院盖章確認;最後,遠程視界與租赁公司簽署擔保合同,即租赁公司購買遠程視界的設備,如醫院出現還款逾期,遠程視界需回購設備。


銷售給融資租赁公司的設備價錢要比遠程視界的購入價高30%—50%甚至數倍,因此,設備差價也能給遠程視界帶來營收。


至此,大醫院出專家,地方醫院出場地,融資公司出錢,代理商出力,遠程視界似乎構建起一個閉環。


遠程視界運營項目所得毛利結算分配方式是:大醫院專家25%,地方醫院50%(一半用於償還融資租赁,一半為醫院所有),運營方25%(由遠程視界和地方代理商平分)。


如果一切順利,這是一個看上去很美的商業模式,滿足了所有參與者的需求,然而,前提條件是“項目運營良好”。現實的情況是,大部分地方醫院實際經營項目產生的利潤與償還設備款的數目距離遙遠......


激進代理策略


上述山東代理商為討回19.8萬元的代理費,已六次來京找遠程視界討錢。他此前是一線醫藥代表,2015年,接到遠程視界招募人員的銷售話機,邀請他做地方運營代理商,在實地考察遠程視界項目落地的醫院後,決定入局。


《財經》記者走訪的多位代理商都是縣級醫藥代表、醫療器械代表等。他們往往有一定的工業資源積蓄,長期穿梭於醫院。


借着從互聯網上購買到的目標對象通話號碼,遠程視界的招募人員將話機打到全國各地,大闊步招納代理商。一位遠程視界子公司內部人員告訴《財經》記者,篩選代理商條件有三:一是有醫院資源,“院長願意聽你的話”;二是有意願有精力去做;三是能交得起代理費。


遠程視界靠代理商打通醫院渠道。上述山東代理商告訴《財經》記者,為了激勵代理商擴展醫院,遠程視界承諾每簽約成功一家醫院,按照簽約金額給2%-5%的獎勵。


湖南衡陽代理商龚安強告訴《財經》記者,(與醫院談合作的人員、代理商)為了利潤和提成,設備選購金額越大越好,有的甚至偽造流水,一個縣醫院的小科室,也敢采購上千萬元的設備。


在韓春善看來,這也是引發危機的主要誘因。沒有控製醫院設備租赁額度,很多“超出能力範圍”。


基層醫院的租赁設備金額從500萬到2000萬元不等。特別是在2017年,很多醫院一下擴展兩三個科室,甚至五六個,醫療設備融資租赁額度大幅上漲。據一位關註此事的業內人士稱,新疆一家醫院就達1.1億元。


(基層醫院的租赁設備金額從500萬到2000萬元不等。圖/視覺中國)


更吸引地方醫院的是擴展薄弱科室。遠程視界承諾一些地方醫院可以掛牌成為同仁醫院、復興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等北京大醫院的基地醫院;並駐紮專門經營人員負責拉病號;給每名參與遠程醫療項目就診的患者補助1000元。


據一名遠程視界員工供應的信息,承德市核心醫院是遠程視界子公司遠程心界的樣板醫院,病床從55張擴展到75張,靠遠程醫療項目運營盈利70多萬元,其中,一半盈利用於“打市場”了。


上述醫療産業人士稱,樹立樣板工程後在媒體上大肆宣傳,是遠程視界的擴張套路。《財經》記者走訪的業內人士均表示,實際中,除了眼科項目做得還不錯外,大部分醫院的遠程醫療項目經營收入不佳。


據上述山東代理商供應的一份縣醫院手術收入明細表,從簽訂合同到申請退出的一年時間裏,其通過遠程項目運營收入總共不到3000元,他代理婦科遠程醫療項目。


據遠程視界官網展現,該公司已覆盖2000多家地方醫院,其中融資租赁醫院有900多家,業務從眼科延伸到心血管、腫瘤、婦科、肝病、腦血管等遠程醫療項目。


有公立醫院的招牌,有不錯的租息回報,遠程視界還承諾如果醫院不能還款時幫助墊付,融資租赁公司自然聞風而至。“甚至很多(租赁公司)走後門來合作。”韓春善對《財經》記者說......


內部管理混亂與外部摩擦


遠程視界不斷簽約、做出承諾,落地運營項目卻矛盾重重,越來越多人懷疑:它是不是真正在做業務?


代理商與公司經營人員、代理商與遠程視界、地方醫院與遠程視界、大醫院專家與地方醫院、大醫院與遠程視界之間等,都存在摩擦。曾考察過遠程視界項目的某上市公司運營經理房延棟告訴《財經》記者,在整個商業模式中,遠程視界能掌控的太少,“這種模式註定不能走太遠”。


簽署融資租赁合同後,不少醫院反映沒收到設備,有的甚至拖延幾年未到貨,但醫院仍需還設備款。遠程視界的回復是,“進口設備多,需層層審批。”在地方醫院院長看來,“全是套路”。


多位代理商向《財經》記者表示,當初給地方醫院掛大醫院牌的承諾也大多未能兑現,地方醫院則被通告需“排隊批準”,承諾的專家也沒有來。


據房延棟展現,遠程視界與三甲醫院的簽約僅是戰略合作,不具約束性。北京同仁醫院眼科研究所曾勒令遠程視界停止掛牌行為。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事業擴展部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財經》記者,因遠程視界子公司遠程心界公司涉嫌侵權,2018年1月該院已經與其中止合作。


不過,在遠程心界的官網上“合作夥伴”一欄中還有阜外醫院。


韓春善解釋稱,一是與同仁醫院下面的公司有一定的競爭關系;二是後期籌備上市,進行去核心化,“只有一家醫院的話,會認為是一個風險。協議有效期到2019年,業務還在繼續,只不過停止掛牌了”。


遠程視界與代理商、遠程視界與地方醫院之間缺乏明確的任務與利益分配成為沖突點。代理商認為,運營費用應各出一半,但代理商負擔了全部,如專家接待費用、設備銷售費用等。


更關鍵的是,很多代理商通過遠程醫療項目獲得的收入遠不能抵消其支出。《財經》記者采訪多位代理商,掙錢或不虧本的代理商大都靠其代理醫院簽約設備融資租赁獲得的提成。


一些代理商稱,遠程視界派下的運營人員不幹活,不懂醫療工業,項目開展不順利。


上述山東代理商稱,一年運營花費粗略估計8萬元,通過遠程項目運營收入總共不到3000元,他所代理的醫院沒有進行設備融資租赁。


一位遠程視界子公司人員則認為,運營項目收入少是因為很多代理商拿到了融資租赁提成之後,沒有經營,自然沒有收益。有的醫院項目開展得比較順利,但遠程視界收到的回款卻很少,後者懷疑醫院隱瞒了收入......


(2018年4月10日10時36分,來自各地的代理商聚集在遠程視界辦公區內,要求退還代理費。攝影/《財經》記者 張利)


陷入困境是誰的責任


2017年10月租赁公司發起的訴訟,是遠程視界的“關鍵點”。


因對方逾期付款,康安融資公司將威縣中醫院、北京亞太聯盟醫院管理有限公司等和遠程視界告上法院。“突然之間,措手不及。”韓春善說,“起訴之前我們並不知道,就把醫院的賬戶封了,也把我們的賬戶封了。”


賬戶被封,原先每個月上億元的進賬中斷。


韓春善依舊認為,沒有此訴訟,資金鏈是不會斷的。他說,遠程視界眼科子公司10億元的股權投資進入到賬環節,就差不到一周時間;同時,北海銀河生物產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對遠程視界子公司遠程心界並購,已經給了3億元定金,正常的話1月左右達成交易,會有25億元到賬;中珠醫療估值3億元收購遠程視界旗下的子公司北京遠程金衛腫瘤公司,也到賬5000萬元。如果2017年達成收入100億元,加上融資、上市並購,加大經營,公司不會出問題。


但越來越多的醫院沒有了遠程視界的墊款,一家又一家的醫院連帶着遠程視界被融資租赁公司告上法院。據企查查顯示,與遠程視界相關的裁判文書有13個,開庭公示11起。


為維持公司運營、交房租、納稅、交社保等,“把所有錢,包括我們(主要股東)的房子都壓上了”。韓春善告訴《財經》記者,公司現在還在等幾筆比較大的資金。如果順利,5月能到至少2億元,6月,可能有更大的資金進來。


4月10日12點左右,遠程視界黨總支書記楊國明手握話筒,面對110多位代理商,宣讀了四個選項:等額退還、擔保貸款、股權激勵、仲裁/訴訟。代理商們表示不滿意。


當日,四名代理商決定“再赌一把”,以遠程視界擔保,向銀行借款,以償還債務;兩名代理商選擇股權激勵,期冀公司上市那天收回資金;大多數還是堅持還錢,在四個選項中,勉強選擇了等額退款。


遠程視界與代理商簽署的代理合同中寫明,訴訟需要到北京,“這對於代理商是耗費時間和金錢”。上述山東代理商表示。


4月21日,遠程視界召開合作醫院洽談大會,提出通過回租、展期延期的方式緩沖並減輕醫院還款壓力;如果醫院自行還款,遠程視界將補貼一定租金。


韓春善稱,正常經營不錯的醫院自己還,遠程視界補貼一半;同時與融資租赁公司協商,將3年的還款期限延長到5年,並爭取最長6個至12個月的免租期;個別醫院確實收入不夠的,遠程視界幫忙墊付還款。


不過,上述貴州代理商告訴《財經》記者,這個項目成了燙手山芋,沒有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雖然會走司法程序,但合同上有漏洞,醫院可能吃啞巴虧。


韓春善稱,“遠程視界垮了也解決不了問題”,遠程視界承擔自己的責任,也希望醫院客觀面對,融資公司能做出讓步。


在這場糾紛中,“一旦醫院作為承租主體以真實的意願與融資租赁公司簽署《融資租赁合同》,其作為承租主體的還債義務是不可規避的”。北京中醫藥大學法律系副教授鄧勇告訴《財經》記者,遠程視界和融資租赁公司將訴訟方案策劃得天衣無縫,如果資金鏈斷裂,公司不能墊付,醫院也需要承擔償還責任。


醫院與遠程視界的合作未通過招標。按《招投標法》及相關規定,醫院承租主體通過融資租赁的方式采購設備的行為,應當按照相應的程序報批並且采取招投標的方式進行招標後進行。鄧勇稱,就算代理商或醫院將遠程視界告上法院,只能在輿論方面造成影響。


一位遠程視界內部高管認為,協議是多方簽署的,每一方都有責任:醫院作為一個主體,已經簽約;融資公司曾到醫院考察兩次也有把關不嚴的地方,風險控製沒有做好。


遠程視界共與48家融資租赁公司合作,現在其中一家大型央企融資租赁公司將約10億元債務不得不轉換為遠程視界股份。


“剩余三家公司態度比較強硬,不留時間。”韓春善說。去年12月,康安融資公司與威縣中醫院、北京亞太聯盟醫院管理有限公司已達成和解協議。


上述遠程視界高管認為,設備未到位,是遠程視界與融資租赁公司的問題,“我們欠租赁公司”;而醫院的設備未到位,是租赁公司的租赁物沒有發給醫院,租赁公司違約;這時,醫院不還款,由於遠程視界在其中承擔擔保責任,融資租赁公司可以起訴它,至此,遠程視界應把設備款還給融資租赁公司。


可融資租赁公司不願意,韓春善稱,他們希望一次性拿到還款,而目前遠程視界資金緊張,只能分期還。


4月14日,上述山東代理商爭取與楊國明聊了三分鐘,簽訂一個君子協議,對方承諾25日之前回款3萬元。但不到12小時後,楊國明發來信息表示,公司目前融資困難,沒有撥款。


截至記者發稿前,遠程視界員工已大面積離職,北京辦公區空置,還沒有代理商和醫院收到還款。5月2日,遠程視界的一些員工集合呼籲公司償還欠薪。


當日,北京市衛計委發布《對于排查醫療機構與北京遠程視界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合作情況的通告》,“請各區衛生計生委組織開展轄區內各級醫療機構的排查工作,凡與北京遠程視界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有直接或間接合作的均應上報基本情況。”



(本文首刊於2018年5月7日出版的《財經》雜誌)

相關閱讀

另外
  • 國內零突破,直擊770 萬臺骨科手術剛需

    2024-03-18

  • 直擊骨科盛會:中國自研,百億市場迎來破局者

    2024-07-22

  • 中國醫生用虛擬影像成功為手術“定位”!

    2018-04-04

評論

請登錄後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