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要效勞於大健康,小型設備是必然的趨勢。臨近需求的地方,由非專業人員即可操作的,短時間得出準確度高的檢測結果的臨床實驗室檢驗,是時代所趨!”
在傳統的診療過程中,病人抽血後,醫生將樣本送到實驗室,進行樣本預處理之後再放入大型的檢驗設備,等待檢查結果,之後醫生根據結果製定治療方案。從患者采血到醫生診斷決策的過程大約需要20-60分鐘。
但是現在,使用POCT診斷設備,在病人的身邊就能直接抽血化驗,2-3分鐘可得出檢測結果,醫生當場根據結果製定治療方案。
這便是POCT的魅力!
小型化、集成化的POCT成為趨勢
在近日舉辦的“2018年全國微流控與精準檢驗醫學高峰論壇”上,重慶醫科大學檢驗醫學院院長周欽對POCT的臨床價值和擴展方向深表肯定,他認為“檢驗要效勞於大健康,小型設備是必然的趨勢。臨近需求的地方,由非專業人員即可操作的,短時間得出準確度高的檢測結果的臨床實驗室檢驗,是時代所趨!微型化、集成化、自動化、個體化是檢驗醫學未來的擴展方向。”
目前,ICU、手術室、急診科、傳染科等是POCT臨床應用的主要場景,POCT的臨床價值在於能夠快速給出準確的檢測結果。
以傳染性疾病SARS為例,過去通常需要到醫院檢測才能給出診斷結果,耗時較長,易造成新的感染。使用POCT設備,現場就能給疑似感染人群抽血化驗,幾分鐘便可給出準確的檢測結果,幫助醫生快速診斷患者是否感染疾病,及時隔離感染患者,阻斷傳染源。
“精準度”仍然是首要目標
從臨床醫生的角度考慮,無論是POCT設備還是核心實驗室的設備,都要求結果必須準確,因為醫生只能根據準確的結果做出診斷,POCT系統要做到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理邦儀器首席科學家林朝博士認為,POCT設備在策劃之初,就必須考慮各方面的影響因素,考慮使用者、儀器本身、測試卡等各個環節可能存在的幹擾。應該盡量減少使用者的參與,避免因使用者過多介入導致檢測結果出現偏差;對品質進行嚴格的控製,要求POCT的精確度和準確度等同於核心實驗室的檢測結果,要求流程跟大型核心實驗室一致。
此外,林朝博士認為POCT設備應該具備聯網的性能,通過有線/無線的方法,使分布在醫院各個角落的POCT設備跟核心實驗室相連,跟數據核心相連,讓POCT設備應該成為核心試驗室的延伸。
理邦儀器的i15血氣生化分析儀是目前國內做得比較優秀並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POCT商品之一,該機器整體的策劃非常直觀和簡便,操作流程簡單,使用者參與少;同時,校準品和樣本全部安全地保留在測試卡中,後續處理安全便捷。
i15血氣生化分析儀的操作方式非常簡單,三步即可完成:
1
掃描二維碼,把測試卡的信息掃入設備;
2
將樣本和測試卡放進機器,機器進行自動抽樣、自動標定;
3
通過二維卡或者用手動的形式輸入病人的信息。
最後,通過無線網絡把分布在醫院各個角落的機器傳輸到醫院的數據核心,進行核心的監控。
微流控芯片:濃縮核心實驗室的檢驗性能
POCT是業內公認的一種非常好的模式,它的創新之處在於將大型核心實驗室的性能濃縮在了一個小小的微流控芯片上,使傳統的檢驗過程在離開核心實驗室的條件下,同樣可以進行分析和檢測。
“基於對免疫層析、免疫微流體和微流控生物芯片三種POCT技藝平臺的臨床性能評估,數據顯示,基於微流控生物芯片技藝的商品總體性能優於基於免疫層析和免疫微流體的POCT 檢測商品,具有很好的臨床應用價值。”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檢驗科副主任技師陳建芸在“2018年全國微流控與精準檢驗醫學高峰論壇”上對微流控生物芯片技藝表示肯定。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檢驗醫學研究室負責人劉大漁認為微流控技藝的特點可以概括為四個字:多快好省,即高通量、全集成、低消耗、高效率。
如何理解呢?
首先,微型化檢驗分析系統的出現拓寬了IVD的應用場景,過去檢驗只能在核心實驗室做,有了微流控設備之後,基層醫院、急救現場、戰場上等諸多復雜的場景下同樣可以在現場給患者抽血化驗,並在幾分鐘之內給出檢測結果;
第二,高通量分析帶來的測試信息通量提升,達成一次檢測出多個指標,為疾病診斷供應精準全面的信息參考;
第三,集成化和自動化的分析系統給醫生帶來了操作上的便利性,樣品進結果出,方便快捷;最後,采用微量分析體系,試劑的消耗量降低了,節省費用。
微流控技藝的最大難題:工程上如何達成?
微流控技藝是一項涉及多個尖端技藝範圍的交叉學科技藝,東莞博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石西增博士在“2018年全國微流控與精準檢驗醫學高峰論壇”上從工程的角度分析了微流控的控製問題和控製的達成方案,強調了精準度和品質控製的重要性。
石西增博士認為製造過程、原材料、病人的樣本等都是需要控製的,參數的細微差異會造成結果的千差萬別。微流體的控製在理論上的解釋已經非常透徹,但如何在工程上達成以及將其商品化才是最大的難題。
基於當前工業技藝和製造能力的提升,微流控技藝的達成已經具備一定的實踐基礎,目前有部分廠家已經達成了產業化。例如,理邦儀器的m16磁敏免疫分析儀,作為全球首臺商業化的磁敏免疫分析儀,它集成了微陣列生物芯片、智能微流控、納米磁顆粒技藝三大世界頂尖技藝。
m16磁敏免疫分析儀是如何達成微流控技藝的呢?
石西增博士展現,m16磁敏免疫分析儀通過儀器內的泵和閥主動控製流體,精確控製參與反應的各種試劑的溫度、流量、流速、流向、反應時間,保證測量結果更加真實,系統檢測的重復性更好。與國際上同類商品相比,微流控技藝的運用保證了m16磁敏免疫分析系統在靈敏度和精準度方面更具優勢。
下面這個視頻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微流體控製的過程:
請登錄後參與評論...
登錄後參與討論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