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像

召回、重組後如何布局?飛利浦CEO回應

2024-09-25

來源:器械之家

來源:器械之家

2024-09-25

來源:器械之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且24小時後方可轉載


近日,飛利浦CEO首席執行官Roy Jakobs接受了外媒采訪,並就如何在規模召回後扭轉公司局面、公司重組計劃等問題進行了回應。


資料顯示,飛利浦1891年成立於荷蘭,主要生產照明、家庭電器、醫療系統方面的商品,公司從當初的飛利浦家族産業變成一家由現代職業經理人管理的全球跨國公司。


130年的歷史裏,由照明業務起家到變成一個幾乎無所不包的多元化産業,再到不斷“瘦身”,最終賣掉起家的照明業務,只剩醫療,成功由一家電子集團變身為一家全球頂尖的的醫療科技巨頭,在影像診斷、圖像引導治療、病人監護、健康信息化以及消費者健康和家庭護理範圍處於領先地位。


2022年10月,Roy Jakobs出任飛利浦CEO,並開啟了包括裁員在內的業務重組計劃,目前仍在進行中。Roy Jakobs表示,目前飛利浦已經減少了9000個崗位。


01

Roy Jakobs出任CEO

提升患者安全和商品品質


據資料顯示,Roy Jakobs於1974年出生於荷蘭,持有豐富的數字化經驗和全球化行政領導經驗。2010 年,Roy Jakobs加入飛利浦,多年來一直晉升為公司的互聯醫療首席業務領導者;他一直是該司管理危機的首選人選;2020 年初,Roy Jakobs領導了飛利浦的 COVID-19 大流行應對工作。

Roy Jakobs


2021年6月,時任互聯關護(Connected Care )部門的首席業務負責人 Roy Jakobs 接管了飛利浦呼吸系統召回的處理工作,並展現了其召回流程、溝通工作以及維修和更換計劃的進展情況。彼時Jakobs 表示,由於供應鏈限製正在減緩故障設備的更換和維修速度,使得公司難以預計更換設備或維修的詳細時間。


而在嶄新的采訪中,提到飛利浦召回事件時,Roy Jakobs稱:“我上任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一位新的病人安全和品質領導者放在我的執行團隊的執行桌上,這位領導者有處理這類挑戰的經驗,幫助我們更好地處理這類難題,處理其中的一些困境,有效地處理這類實例和召回,當然還有執行團隊在確保我們處理問題時,對我們需要做什麽采取整體的觀點。”


由此,飛利浦建立了清晰的責任機製,將“患者安全和商品品質”提升到了公司最高領導層即全球執行委員會的管理範疇,設立了全新的組織架構,強化了業務管理流程,提升了早期預警系統的效能。


早在2022年,飛利浦在全球及大中華地區啟動了“加強患者安全與品質管理”的品質變革項目。聚焦醫療器械的全生命周期和全過程管理的管理者主體責任,針對商品研製、上市後監管與風險管理等重點範圍,進一步整合並完善了飛利浦的品質管理體系。


02

裁員是重組計劃的一部分


此前,Roy Jakobs曾宣布了一項為期三年的重組計劃,目前該計劃已經進行到一半。其中,作為重組計劃的一部分,飛利浦或計劃裁員1萬人。那麽,這一重組計劃的最終目標是什麽?重組完成後,飛利浦又會形成什麽樣的結構?


對此,Roy Jakobs回應稱:“我們需要適應一個非常不穩定的環境,這實際上需要另外的敏捷性,這也承受着壓力,因為如果你看看我們的顧客,他們承受着來自資源、負擔能力的壓力。所以我們需要精簡。”

因此,從結構角度看,Roy Jakobs想采用簡化的運營模式,並做了幾個重要的幹預。


首先,雖然飛利浦來自一個矩陣,有生產商品的産業,在地區銷售商品,有供應特定性能專長的職能,如品質、創新或金融,但他們有分歧和征服誰在做什麽,我們有共同的P&L。因此,Roy Jakobs讓産業帶頭,由産業負責效勞特定的部門


“如果我們是監控部門,那麽業務就持有全面的P&L問責製。我們正在將各種職能引入業務。我們精簡了整個組織,這樣就減少了交接點,或者你更靈活。同時,你確保簡化了流程,這樣人們就能以更快更好的方式工作。”Roy Jakobs解釋道。


因此,飛利浦采用了精簡的架構,用更少的角色來完成這項工作。實際上,到現在為止飛利浦已經減少了9000人。但與此同時,在過去12個月裏,該公司員工的敬業度上升了8個百分點。目前飛利浦的敬業度得分是78%,而全球的標準是80%。


03

飛利浦不斷“瘦身”

專註於數字化醫療


事實上,近年來這家百年械企正不斷“瘦身”,由一個幾乎無所不包的多元化産業,轉變成為一家專註數字化的醫療集團。


但在轉型的關鍵時期,2021年4月飛利浦卻陷入的嚴重的呼吸機召回風波。直至今年4月底,這場持續了三年的鬧劇終於以飛利浦支付11億美元的和解金收尾。

三年時間裏,大規模的召回和高額的維修經費讓飛利浦元氣大傷。據富途牛牛顯示,2022年底飛利浦自由現金流為-9.79億美元,同比減少213.05%。隨後,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恢復盈利能力:


  • 2022年10月底,公司宣布在全球範圍內裁員 5%,資料顯示該公司在全球的員工總數約為78,000人,那麽此次裁員將影響 4,000 人。飛利浦預計,重組將在未來產生約3億歐元(約合2.9541億美元)的成本。


  • 2023年1月,飛利浦再次宣布裁員6,000人,以恢復盈利能力。預計今年將完成50%的裁撤,即3,000人。


  • 2023年4月,公司還計劃削減5億歐元産業研究預算,飛利浦著名的集中研制部門NatLab衍生而來的飛利浦研究院也遭受了重大影響。消息稱含中國在內的全球飛利浦研究院將裁撤。
  • 今年1月,飛利浦宣布退出美國呼吸機市場,飛利浦偉康(Respironics)將專註於包括面罩在內的耗材和配件的銷售,不再銷售醫院呼吸機商品、某些家用呼吸機商品、便攜式和固定式製氧機以及睡眠診斷商品。
  • 此前6月,飛利浦宣布,將關閉其偉康業務在匹茲堡的總部,並削減該地區的數百個製造工作崗位。與此同時,該公司將終止其Murrysville和新Kensington工廠的生產,將工作移交給一家未公開的合同製造商。


在經過一系列調整後,飛利浦於2023年二季度迎來了利好消息,財報顯示公司該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470%,這也是自2021年第四季度以來的首次扭虧為盈。

256億,飛利浦迎最大股東


與此同時,公司拿到了意大利近代史上最富有的家族——阿涅利家族的投資。


2023年8月,阿涅利家族通過其控股公司“Exor NV”以26億歐元初次購入了飛利浦15%的股份,成為其最大股東;今年6月底,Exor再次增持1950萬股,總價4.81億歐元(約37.38億元人民幣)。


Exor前後兩次對飛利浦的總投資額達到33億歐元(約256.4億元人民幣)持股比例達17.51%。


基於以上,不難看出,飛利浦此次出售AGITO Medical也是“重組”優化資源配置的其中一步,旨在快速變現,以更充沛的現金流聚焦長項。


那麽,不斷專註於其核心業務和創新範圍後的飛利浦,在經歷了召回事件和重組計劃後,接下來將如何進一步提升其在全球醫療技藝市場的競爭力。對此,器械之家將持續關註。

相關閱讀

另外
  • 強生牽手騰訊:2022年熱門賽道來了

    2022-03-07

  • A輪2.1億!強生投資!創新軟組織手術機器人來了

    2022-06-13

  • 一次性內鏡獨角獸,折戟港交所

    2022-03-31

  • 中國獨立血透核心的2018和2019

    2019-02-13

  • MRI腦成像,GE醫療達成重磅合作

    2022-04-12

  • 10個月虧損7.7億!這家智能手術機器人公司擬上市

    2022-01-13

評論

請登錄後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