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9
2024-09-09
來源:器械之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且24小時後方可轉載。
近日,美國FDA更新了已獲監管授權的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AI/ML)醫療設備清單。該名單是人工智能行業健康狀況備受關注的晴雨表,更新顯示FDA正在保持快速的授權步伐。
在過去的幾年裏,FDA的AI授權一直保持着兩位數的增長,這一速度反映了FDA從AI開發人員那裏獲得的提交數量越來越多。
01
AI/ML醫療設備井噴
以往,FDA通常以每年一次的頻率更新獲批AI/ML設備的清單,但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頻繁更叠和獲批,FDA增加了更新清單的頻率。此次的清單更新包括61 項新批准,包含在 3 月 31 日至 6 月 25 日期間批准的现有產品。與過去的更新類似,其中針對放射科的應用占新許可的大部分,自 3 月底以來,有 44 種现有產品上榜。
監管專家Bradley Merrill Thompson編制的數據顯示,自2016年左右醫療人工智能時代開始以來,FDA的授權數量一直在迅速增長。
自2016年以來,FDA已經授權了950種支持AI/ML的設備。其中,爲放射學量身定制的 AI 應用程序占所有已批准现有產品的 70% 以上,共 723 種 。緊隨其後的是針對心髒病學領域的應用程序,有 98 種。神經學排在第三位,有34種现有產品。其余的现有產品批准分散在其他醫學專業中。
近年來,FDA批准的AI/ML醫療設備數量呈指數級增長。2023 年初,這個數字接近 500 個,到同年年底,又有近 200 個被添加到批准名單中。
最新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2024 年上半年的設備授權增長了 15%(107 對 93),到 2024 年底,這一速度可能會增長得更快——2023 年,FDA 在下半年批准了 126 種設備,比上半年增長了 35%。按照這個速度,FDA應該在2024年達到250多項授權,這將比 2023 年的 220 項授權增長 14%,而 2022 年和 2021 年分別增長 14% 和 15%。
與過去的更新一樣,放射設備占 AI/ML 授權的最大份額,但上半年的份額爲 73%,低于 2023 年全年的 80%。
曆年來,共22項现有產品以De Novo方式申請上市,適用于那些沒有現有同品種的新型醫療器械,這是美國FDA針對中低風險創新型醫療器械開辟的特別申請途經。
02
聯影醫療位列國產第一
在品牌方面,GE醫療在2024年上半年收購了3家公司後,以80個曆史總獲批數量位居領先地位(GE的總數包括其收購的公司,如Caption Health和MIM Software等)。
西門子醫療緊隨其後,同時是2024年上半年獲得批准最多的品牌,使其曆史獲批總數達到70個(包含瓦裏安)。
西門子醫療2024H1獲批 AI/ML现有產品
在GE醫療和西門子醫療之後,佳能醫療獲得了30項批准、臨床AI解決方案提供商Aidoc 有24項、飛利浦有24項。
隨後便是來自中國的聯影醫療,共有21項獲批,位列國现有產品牌第一。從列表中可以看出近兩年聯影醫療AI賦能现有產品在FDA的認證速度明顯加快,23年共有7項,24年上半年共有6項。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FDA更新的清單既包括純軟件算法,也包括具有內置AI功能的掃描儀等硬件設備,例如可以提醒用戶注意緊急情況的移動X射線裝置。事實上,FDA清單上的許多授權都是針對已經批准的现有產品的更新版本,而不是全新的解決方案——這一趨勢往往會擡高放射學的批准份額。
03
國內獲批量創新高
此次FDA加速更新AI/ML監管授權數據意義重大,這表明隨着AI在醫療設備中使用的頻率激增,FDA正在更透明更高效的進行該類现有產品的審查。
在中國,隨着監管政策的不斷完善,AI醫療器械三類證審評審批同樣在加速,數坤科技、深睿醫療、推想醫療和聯影醫療是國內醫療AI的領軍企業。
博鳌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大會組委會、弗若斯特沙利文、聯合頭豹研究院,發布的《2024年中國醫療大健康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2019-2022年,中國AI醫療行業市場規模由124.7百萬元增加至1,155.6百萬元,年複合增速高達110.1%。預計到2030年,市場有望擴容至75,568.8百萬元,年複合增速爲39.2%,市場增速有所放緩。
並指出,自2018年以來,中國第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年通過量一直保持高速增長,尚未出現增速放緩的迹象。截至2023年10月,中國已有119款AI醫療器械獲得市場准入,實現商業化,僅2023年前十個月,NMPA批准的AI醫療器械數量已達44件,創曆史新高。其中AI醫學影像是AI在醫療領域應用最爲廣泛的場景之一。
隨着各國對AI醫療器械監管的不斷完善,勢必將推動醫療AI的高速發展,後續器械之家也將持續關注該領域的最新動態。
請登錄後參與評論...
登錄後參與討論
提交評論